河北美术出版社网站!
用户名: 密 码:
网站公告

图书查找

关 健 字 :

查找方式:

价格范围: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站公告 >> 返回网站公告

河北美术出版社推出 《卢坤峰墨兰说》《卢坤峰墨竹要述》:让“大师”“小白”都时翻时新的“神奇”画谱

 近日,河北美术出版社推出《卢坤峰墨兰说》《卢坤峰墨竹要述》,总结当代兰竹大家卢坤峰先生的绘画技艺与理论成果,系统梳理墨兰、墨竹的绘画规律与文化内涵。

这套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著作不仅能带读者全面了解兰草、竹子的习性、画法,而且附有详细的步骤示范,能帮助“绘画小白”一步步画出像模像样的墨兰、墨竹作品,不论是绘画爱好者、花鸟画研究者还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这套“神奇”图书中获得常看常新的阅读体验。 

 

 

 兼具普适性与创新性的“神奇”画谱

 

卢坤峰先生是画坛公认的诗书画“三绝”大家——擅花鸟画,尤精兰竹,笔墨清雅秀逸,格调高雅脱俗,不少兰竹画稿长期被奉为国画入门的临摹教材,更被中国美院国画系认定为中国画经典教材。他的《墨竹要述》自1985年首次出版以来,40年间多次再版,累计发行几十万册。


河北美术出版社此次推出的《卢坤峰墨兰说》《卢坤峰墨竹要述》是以其旧作为基础、由其子卢勇修订文字、增补图片后形成的更加完整的版本。相较于此前众多版本,本次出版创新点显著:编纂团队找到了遗失多年的近百张《墨兰说》步骤图,丰富充实了图书内容;增补大量历代经典作品与卢坤峰个人精品赏析,还对文字重新补充审校,让每幅步骤图都配有详细图注,方便理解学习;图片拍摄、版式设计及印前印后处理反复打磨,全彩印刷力求精准还原笔墨意趣;装帧上采用“函套+精装”形式,内文选用仿宣纸质感特种纸,锁线胶装可180度平摊,既显文雅大气,又具收藏价值与临摹便利性。

 

宋 文同 墨竹图

书中不仅列出了绘画步骤,还着重陈述了兰、竹的品格、习性,并带读者赏析历朝历代画兰、竹画家的作品,感受笔墨中气质的不同。这些知识性文字能启发创作,让读者经历从了解历史画法到掌握书中技法,再到生发新理解、形成个人画法的进阶过程。此外,书中还讲解了花鸟画的构图等原理,对不同专业的画家来说各有启发之处。所以,无论大众读者、绘画初学者还是专业画家都能从书中获益。

 

卢坤峰 烟开兰叶香风暖

 

 

 技法详解 为学习者提供鲜活启示

这套图书对兰竹技法的讲解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步骤详尽且图文互证。通过阅读本套图书,读者能够发现,卢坤峰先生将画墨兰、墨竹的细节“掰开揉碎”地讲给读者,有着极强的参考性和启发性。书中示例均为卢坤峰悉心创作的“课徒画稿”,就算是“零基础”读者,也可按示范步骤,逐步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春兰花朵结构图

《墨兰说》从执笔法讲起,明确画兰需悬肘悬腕、以中锋为主,行笔时“运肘多于运腕”,还通过示意图展示“五笔成兰叶”的基础方法和穿插逻辑——前三笔为主叶,若第一、二笔的穿插处形成凤眼,称为“交凤眼”,第三笔便要“破凤眼”,后两笔为辅助叶,起“护根”作用,让初学者能掌握兰叶的疏密与动态。

   

书中对兰叶穿插规律的介绍

卢坤峰还带领读者了解不同兰花之间绘画的区别,介绍了梅瓣(花瓣圆而凹,像梅花)、荷瓣(像荷花瓣,阔而有尖)、蝴蝶瓣(瓣阔而波折,像蝴蝶)等兰花瓣的不同形态,甚至对于枯死、冻死的兰花画法,书中也进行了详解。

《墨竹要述》则拆解画竿的“乙字笔法”、画节的“横弧画法”、画叶的“个”“介”“女”字等叠法,还特别标注不同竹类的画法差异,如粗毛竹竿节“中间长、两头短”,鸡毛竹“枝短叶小、略呈‘之’字盘曲”,避免学习者混淆。

   

左:各式竹叶组法

右:呈“女”字交叠的竹叶

书中还专门介绍了历代兰竹名家的笔法特点,为学习者提供借鉴。

 

明 文徵明 漪兰竹石图卷(局部)

 

 

 画理深研 以文化底蕴赋予作品神韵

这套图书不止于技法传授,更深入阐释“画理”,强调“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作品脱离机械模仿,更具神韵。

对于兰花,书中从其历史地位与品格内涵切入,指出画兰前需理解其文化象征——孔子以“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喻君子修道立德,屈原在《离骚》中以“纫秋兰以为佩”表高洁之志,这些文化渊源决定了画兰需突出“清逸”之气,而非单纯描摹形态。书中举例:“若画兰时只注重叶形工整,却忽略兰‘幽芳自守’的品格,作品便会少了精神。”

 

元 李衎 四清图(局部)

针对竹子,书中则强调“师法自然”“通晓物性”:先详解竹子的生长习性,如毛竹“每节生两枝,大枝长、小枝短”,新篁“叶向上四散,无下垂之态”,雨竹“叶因湿重而下垂,风竹则随势倾斜”;再梳理其历史渊源,从北宋文同“胸有成竹”的创作理念,到元代李衎《竹谱详录》对竹类的系统记载,让学习者明白“画竹不仅是画形态,更是画其‘劲节不屈’的精神”。卢坤峰画风竹时,会根据风势调整竹叶的倾斜角度,且竹竿仍保持“中直”之态,既符合竹子“遇风不折”的物性,又暗合君子“外圆内方”的品格,这正是“画理”的体现。

 

 

继续推出优质美育图书 做好文化传承

本套图书的出版,凝聚了河北美术出版社编辑团队3年的心血。为还原卢坤峰艺术精髓,编辑团队与主编卢勇深度合作,尽力提供所需内容;卢勇老师耗时1年专注图片精修,反复对比原稿与印刷版色差,确保笔墨层次精准呈现;编辑团队细致核对图片顺序、图文对应关系及图注信息,对于繁体原稿悉心甄别修正,力求内容无误。

 

清 诸升 雪景竹石图 

未来,除了进一步打磨画册内容,河北美术出版社也将专注于整理不同名家大家的画稿,继续丰富“课徒画稿”系列图书,通过这些实用工具书,为绘画研习者留下宝贵资料,帮助学习者汲取绘画经验、爱好者增长知识,不断提升美育工作成效。

 

 

您是本站63573位来访者 客户服务中心信箱:hebeims@126.com 销售电话:0311-85915060
本社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新文里8号 邮编:050071 Copyright @ 河北美术出版社 冀ICP备12016095号-2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77 技术支持:网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