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美术出版社推出“画里有话”系列图书,包含《一笔轻描:李公麟的宋画世界》《梵高 星空下的向日葵》《亨利·马蒂斯 生命的喜悦》《解密达·芬奇艺术密码》《追光的人 莫奈》《百年灿烂光河下的浮世绘三杰》6册,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带领读者进一步了解北宋白描大师李公麟、印象派先驱梵高与莫奈、野兽派代表马蒂斯、文艺复兴全才达·芬奇等家喻户晓的画家的绘画流派、创作理念和生活中的趣闻逸事,为读者搭建起了一座跨越时空、横贯东西的艺术桥梁。
|
|
“画里有话” 系列图书书影
|
本系列图书均以时间为脉络,以作品为核心,系统梳理几位艺术家的生平轨迹、创作风格演变及代表作品的文化内涵。读者可以通过《一笔轻描:李公麟的宋画世界》看到李公麟使白描技法独立成科的过程,从《追光的人 莫奈》中了解印象派画家如何用画笔捕捉瞬息万变的光影,看《解密达·芬奇艺术密码》揭秘文艺复兴巨匠怎样跨学科创新思维……书中文字轻松有趣,配图生动丰富,内容翔实考究,不仅适合想要了解艺术史的读者,同样可以为艺术创作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资料和借鉴范例。
|
|
|
左:星夜(局部) 梵高
右:撑着阳伞的女人 克劳德·莫奈
本系列还特别引入AI技术赋能阅读体验,不仅扩充了图书本身的内容,更增加了图书的数字化体验。每本书均配备专属数字人模型,读者通过扫码即可获得与“大师”的“一对一在线解答”;在《梵高 星空下的向日葵》一书中,AIGC内容个性化生成工具可以将读者的画改为梵高作品的风格,仿佛与大师并肩创作;《解密达·芬奇艺术密码》的知识图谱系统,通过分析400多件手稿,清晰展现达・芬奇在绘画、工程、建筑等多领域的成就关联,帮读者轻松掌握全书知识脉络。这种传统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既保留了艺术史研究的严谨性,又增添了阅读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系列图书通过精心编排的内容架构,构建起东西方艺术的对话场域,让读者通过对比看到东西方绘画的异同之处。
李公麟展现出的东方绘画风格是以线条为骨,注重神韵传达。他的白描仅用墨色线条的疏密虚实,便在《五马图》中赋予马匹“画肉兼画骨”的生命力,就是对东方美学的极佳诠释;西方艺术则以色彩为魂,探索光影奥秘。莫奈对卢昂大教堂不同时刻光影变化的描绘,与马蒂斯《舞蹈》中纯粹色彩的情感张力,展现了西方艺术从写实到表现的转变。
五马图(局部) 李公麟
通过对本系列图书的通读,读者也能看到艺术流派和画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借鉴。浮世绘的呈现参考了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和中国工笔画晕染的意境;马蒂斯鲜明大胆的用色,正是深受莫奈、梵高的印象派画法影响;梵高则被东方绘画风格吸引,多次尝试将浮世绘与油画风格结合,他的作品《雨中桥》《盛开的梅树》都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中相互滋养的历史轨迹,在书中清晰可见。
雨中桥 梵高
系列图书以“学术通俗化”为宗旨,在严谨考证的基础上,穿插大量的艺术家逸事。
书中写道,李公麟除了绘画,对古玩也颇有研究,曾一眼辨识出秦相李斯的古印章,其金石著作《古器图》对后世的考古和文字学都有较大的影响。达·芬奇有严重的“拖延症”,他的名作《蒙娜丽莎》花了4年仍未完成,《安吉里之战》的创作也半途而废;达·芬奇最初的“理想职业”也不是画师,而是工程师,因为他认为这种稳定的工作可以帮助他在米兰安家立业。
|
巨弩设计草图 达·芬奇
|
莫奈《草地上的午餐》共有三幅,据说第一幅由于尺寸太大,需要站在梯子上创作,导致莫奈不小心摔断了腿,这幅画也因不便保存被裁成了两幅。最终莫奈将画幅缩小重新绘制,还“赌气”把创作中经常对他提修改意见的“大胡子男”从画面中抹去;此外,这幅画中的树干上画着一个刻出来的心形,而画作中心的女性正是莫奈一生最爱的人——卡米耶,或许他正是在这场聚会中对卡米耶一见钟情……这些趣闻逸事,让大师形象变得更加立体鲜活。
|
草地上的午餐(中幅) 克劳德·莫奈
|
在讲述生动故事的同时,书中还通过对作品的专业解析,引导读者深入大师的审美内核。书中通过拆解《五马图》中五匹骏马与牵马者的视线互动,揭示李公麟如何以线条传递情感;解析马蒂斯《生活的欢乐》中曲线与色块的节奏关系,理解野兽派如何通过形式解放情感表达。这种“故事+技法”的双重解读,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掌握艺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逐步提升审美素养。
|
五马图(局部) 李公麟
|
|
|
冀公网安备13010502002277 技术支持:网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