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1555~1637),字玄宰,号香光,别号思白、思翁。汉族,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著名画家、书法家、
艺术理论家。
董其昌的绘画长于山水,风格多样,大致可分为墨笔画、设色画和大青绿山水,其中最能代表他作画面貌的是墨笔画。主
要以水墨入画,基本不施色彩。他的绘画作品,经常是临仿宋元名家的画法,并在题识中加以标榜,虽然处处讲摹古,但并不
是泥古不化,而是能够脱窠臼,自成风格。在师承古代名家的基础上,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会于绘画的皴、擦、点、画之中,
因而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 ,清隽雅逸。董其昌的书法成就也很高,
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圆劲秀逸,
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用墨讲究,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其章法,疏朗匀称,力追古法。
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
董其昌的画风在当时声望显著,成为“华亭派”的首领,也是“松江派”的领袖人物。他提出了师古人,师造化,“读万
卷书,行万里路”的艺术主张,为文人画开辟了新的面貌,他精于书画鉴赏,收藏很多名家作品,在书画理论方面论著颇多,
其“南北宗”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他的艺术不仅对明末美术界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远及清代乃至近代的美术界。
董其昌的传世作品有《高逸图》、《关山雪霁图》、《江干三树图》、《秋兴八景》、《疏林远岫图》、《月赋》、《岳
阳楼记》、《路马湖记》、《金沙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