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致辞
河北美术出版社历史沿革
  历届领导班子成员任职情况
  历任社长
  各界题词
  科室组成
  出版成就
  重点书目

点击关闭窗口

沧桑砥砺六十年(1948~2008)
                          ——河北美术出版社历史沿革
建社历年大事记
十一 十二
建社历年大事记
一、“大众美术社”时期(1948.9 ~1954.7)
  “大众美术社”成立于1948年9月,其前身为“冀中年画研究社”,是由抗敌剧社和华北联合大学美术系共同组建的、以武强年画从业人员为基础的年画研究社。它以出版木刻水印年画为
主,同时出版宣传画和部分美术读物,是新中国最早的集编辑、印刷、发行为一体的出版机构。这一时期,共出版木版年画、宣传画50余种,发行60多万张;出版图片100余种,发行50多万张
(套);出版画册20多种,发行200多万册。有力地配合了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受到北方地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在文化战线上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时期(1954.7~1970.6)
  1954年7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大众美术社”改称“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 ,在保持出版原有木版刻印风格和特点的基础上,又创作了一大批以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设为内容的新年画。同时,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出版形式从单一的新年画的创作中解放出来,逐渐形成了多画种并行发展的“百花齐放”的格局,不仅为河北年画事业的发展打下了雄厚
的基础,也使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在全国产生了较好的声望,而《西游记》等古典名著连环画的出版,更是确定了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在出版界的领军地位。这期间年出版品种达100
多种,印数近900万册。出版连环画854种,总印量达7480多万册。
三、河北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室时期(1970.6 ~1982.1)
  1970年6月,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并入河北人民出版社,组成美术编辑室,这一时期继续以出版年画、连环画以及少量的图片、画册等美术出版物为主。出版品种达100多种,发行数达
5000万张,出版连环画209种,发行达11300多万册。
四、河北美术出版社时期(1982年至今)
  1982年1月,经河北省委宣传部和河北省出版事业管理局批准,在原河北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室的基础上成立了河北美术出版社。这时期,一方面继续强化年画出版,形成了河北年画创
作基地;另一方面在连环画出版方面除继续续写古典题材辉煌外,新版连环画《红旗谱》《新儿女英雄传》《平原枪声》《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一大批连环画再一次让河北美术出版社走在了
出版的前列。同一时期,在画册、美术技法、工具书和书法篆刻方面的出版更是硕果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30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以红色经典连环画、学院艺术、当代艺术、艺
术设计、美术教材为主体的五大板块结构。出版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图书,如《中国玉器全集》《海上四任精品》《中国美术虚谷分类全集》《世界美术工作室丛书》《世界著
名陶艺家工作室》《世界现代玻璃艺术》《中国武强年画艺术》《中国蔚县剪纸艺术》《中国唐山皮影艺术》《燕赵国宝》系列及《越界:中国先锋艺术》《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等。
1990年代中期以来,河北美术出版社还紧紧抓住教材改革机遇,编辑出版中小学《写字》系列教材,中小学《美术》系列教材,成为了河北美术出版社的主要经济支柱。目前,河北美术出版
社有在职员工105人,其中编辑人员46人、营销人员26人、行政管理人员3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约30人,设有当代艺术、中国画、连环画、美术教材、学院艺术、艺术设计、综合读物7个编
辑室和审读校对室、总编室、出版科、计财科、发行科、老干部科、翰墨文化公司等12个管理科室。年出书量300多种,年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总资产4800余万元,名列全国出版社“百强” ,
在全国美术出版社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和优势,已连续四年被河北出版集团评为责任目标考核成绩突出单位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面向未来,河北美术出版社已确定新的发展远景。完成新的发展目标,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和衷共济;需要我们发扬光大河北美术出版社60年
来培育和形成的优良传统。我们坚信,有河北出版集团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新一代河北美术出版人一定能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续写出新的华彩乐章!
回到目录
『一』
    冀中的武强县是全国闻名的年画之乡。在武强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山东六府半边天,
比不上四川半个川。都说天津人马厚,不如武强一南关。一天能唱千台戏,不知戏台在哪边。”这首融
入夸张成分的民谣,足以说明著名的年画之乡当年在生产、销售年画时的繁盛景象。
    “应说年画百家好,自是武强天下雄!”写下这句话的著名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曾经这样评价
武强年画:在北方,最著名的年画产地有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杨家埠、河南朱仙镇,它们各具
优势,各有特色,各领风骚,相互不能替代。但若论质朴的乡土气息和雄健的北国精神,武强年画当列
首位。
     在民族危难的抗日战争时期,武强的爱国年画艺人就曾在旧版门神上刻制了“打日本救中国”的革
命口号。之后,又按骑马门神的原样改刻为武装起来的民兵形象,创作了以保卫边区为题材的“抗战门
神”。虽然这还只是“旧瓶装新酒”的初步变革,然而它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民族气节,掀开了
中国美术史上新的一页。
     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好转,晋察冀边区文艺家联合协会所属的冀中文协,成立了“年画改造委员
会”。当时,地委组织决定在武强年画艺人中遴选出17人调到束鹿县辛集镇,与新木刻工作者一起参加
“画改”工作。此次“画改”的主要方针是“剔除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为民所用”。边区木刻
工作者积极借鉴武强民间木版年画的优点,提高技巧,并传承它的形式,赋予新的内容,创作了一批新
版年画,如《人民救星共产党》、《妻子送郎打东洋》、《军属光荣》、《互助春耕》等。随着内容的
更新、题材的广泛,武强年画在形式和风格上也有所创新,面貌焕然。为挽救民族危亡,为生产建设和
民主建设,也为民间美术的继往开来作出了贡献,在河北乃至中国美术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培养美术人才,河北地域内先后开办了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和华北大学。
这三所大学中的美术系,都是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进行教学的。其教学宗旨、课程设置在不同的历史
阶段既有传承又有不同,为在河北驻地的两个“边区”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专业人才和骨干力
量,为党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回到目录
『二』
     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合大学于1939年7月成立。这所大学旨在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国防教育、培养
各方面专业干部。1946年1月,又成立了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范文澜任校长。北方大学下设的艺术学
院是在边区文联的协助下建立起来的,光未然(张光年)任院长。院址在山西省潞城县张庄,后迁往邢
台河伯祠(现邢台师专校内)。其中艺术学院美术系的教师罗工柳、杨筠是从冀南木刻团调来的,王式
廓则是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调来的,这些教师身兼教学和美术研究,在任课之余从事艺术创作。后来被
誉为“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人民美术教育家”的王式廓,将自己创作于延安时期的黑白木刻《改造
二流子》加工提高,改刻为套色版,发展成为那个时代国内最具代表性的木刻作品。
     1946年夏,由于形势的变化,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迁到冀中区束鹿县办学。时任美术系主任的江
丰,组织教员和一些美术工作者深入到民间探讨美术教学和创作,并安排彦涵、吴劳、姜燕三人去武强
考察传统民间年画。与此同时,中共冀中十一分区地委宣传部部长马杰、地委联络部部长王雅朴,找到
正在束鹿县西古营教学的丁达光,征求成立冀中年画研究社的意见。
     此后不久,由江丰和王雅朴共同倡议,在冀中文协的资助下,抗敌剧社和华北联合大学美术系共同
成立了以武强年画从业人员为基础的年画研究社。因为社址在冀中束鹿县辛集镇,人们便习惯地称其为
“冀中年画研究社”或“辛集年画研究社”。它是在冀中文协“年画改造委员会”之后成立的编、创、
印、发为一体的出版机构。从1946年10月初至12月20日,共计印刷新年画38万张。
     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包括了郝云甫的《逼上梁山》、郝云甫和姜燕合作的《白毛女》、古元的《夫
妻识字》、彦涵的《开展民兵爆破运动》、田零的《送郎参军》、吴劳的《王秀鸾》、莫朴的《一人参
军全家光荣》和《翻身图》、秦兆阳的《打老蒋》等等。年画的品种和数量都是空前的,行销地区除冀
中外,冀南、冀西和山东的商贩亦来批发,一时间供不应求,广受欢迎。
     著名作家赵树理曾经说过一个志愿,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够摆在农村卖年画的摊子上,送到群众手
中。那时年画在农村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田零在回忆文章中曾经这样记述:“我到冀西途中问老乡见到新年画了没有。他很遗憾地说:‘光
听说有,没有买到。’我把带的拿给他看,他欢喜地说:‘多好哇,样样画的都是咱自己的事。’他要
求我卖给他,我很抱歉地回答,是给上级的。老乡和干部都视之为瑰宝,认为是很好的一种宣传工具。
解放区家家老乡都把年画贴在炕头上,该起多么大的作用啊!这一次的工作,给新旧美术的结合开了先
例,给学习民间美术辟一途径。”
     周扬对“向民间美术学习”“大胆创新,发扬大众艺术”,专业美术工作者与民间年画艺人紧密结
合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1947年3月,他在晋察冀边区文艺座谈会上发言时说:“今春美术
工作者与武强画业结合,创作了11种年画,销售达40万份以上,这可以说是美术运动上的创举。”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的解放使得冀中的战斗形势大为好转。1948年春,奉上级归口管理的相关
指示精神,冀中年画研究社划归冀中新华书店领导,成立冀中新华书店年画科,丁达光任科长。同年4
月,除把适合石印印刷的《儿童卫生挂图》留给辛集解放书店继续出版外,丁达光带领全部工人,携画
稿、木版等设备,迁到冀中新华书店所在地——饶阳县大尹村。
     安顿就绪后,冀中新华书店年画科的同志们又继续开始年画的出版准备工作。在这一时期,他们刻
制了年画《学习与生产》、《王大娘赶集》等,装裱中堂画《打渔杀家》、《摘棉花》,中堂对联《学
习文化须用功,增加生产靠劳动》等。
     同年8月初,接到上级指示,年画科的人员和设备迁到石家庄待命。丁达光等组织人力将设备和物资
装上木船,带领人马从滹沱河出发,抵达藁城北关。第二天改乘马车,赶往石家庄。这个季节的石家庄
阴雨连绵,道路泥泞,人马行至市郊土贤庄时,大雨滂沱,再加上天色已晚,无法行走,只好躲进村外
的草棚里熬到天亮。终于在第二天到达目的地朝阳路(今中山路)的韬奋书店卸下物资。
     此时的石家庄虽已解放,但仍遭到狂轰滥炸。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上级再次指示年画科向西部
山区疏散,后安顿在获鹿县南部的上寨村。不久,丁达光到驻在平山县的华北新华书店总店联系工作,
见到经理史育才和编辑部负责人邹雅(大众美术社第一任领导)。
     局势很快平静下来,丁达光率众重返石家庄,到市郊范谈村找到一所住处,卸下物资,在租赁的民
房里开始分散生产年画。
回到目录
『三』
     北方大学在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前,其艺术学院为了用美术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建立了创作版
画的美术工厂,由王式廓领导,金浪负责具体工作。
     美术系向社会招生,考试及格者收为学生,不及格又热爱美术专业者,征得本人同意,吸收到美术
工厂工作。
     当时的稿件都是美术系师生的作品。作者常按照自己作品的色调和风格,亲自刻成木版,由美术
工厂印刷。作品有毛泽东、朱德、贺龙、刘伯承、邓小平等画像,还有根据赵树理、李季、阮章竞的小
说和诗歌刻印成的年画。美术工厂迁往邢台后,又有一批优秀作品问世,包括金浪的《送饭》和《参军
图》、罗工柳的《新年画》、邹雅的《新年快乐》,以及古一舟的《历代奸臣图》,印数很大,颇受群
众欢迎。
     石家庄解放后,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校址迁到隆兴寺附近的正定县城。艺术
学院由沙可夫、光未然负责,美术工厂合并为华北大学美术工厂,继续出版师生们的作品。
     1948年夏,光未然召集华北大学美术工厂全体人员,传达了华北局宣传部的指示:为了适应形势
发展的需要,决定成立独立的美术出版机构;现在集中人力和物力,把华北大学美术工厂并入华北新
华书店总店,迁往石家庄;勉励全体职工服从领导,遵守纪律,搞好团结,通力合作,把美术出版事
业搞好。
     经过讨论,统一认识,由胡蔚然负责,带领李优金、秦萍等十余人和全部画稿、木版、设备,与先
期到达石家庄的新华书店年画科的同志们在范谈村会合。而几乎与此同时,另有一批石印设备和技术工
人被调往石家庄,他们来自辛集新华书店印刷厂。
     1948年,冀中十一分区的解放书店改为辛集市新华书店,下设门市部和印刷厂。这个印刷厂是冀中
解放区唯一的石印彩印厂,拥有十几台大小不等的石印机和不少技术精湛的印刷工人,印刷技术之高在
冀中首屈一指。王雅朴绘制的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就是由这个印刷厂印刷的,很受群众欢迎。1948年
夏,由经理郭建章带领技术工人徐俊杰、张满庆、贾敏、陈文柱、张玉昆、庞文章、王山岗、董务本等
二十多人赶到石家庄,与先来的两部会合,为在石家庄成立美术出版社提供了技术力量和物质基础。
回到目录
『四』
     也许任何事业的发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三方人马会合后,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在战争时期不曾遇到的工资和待遇问题。冀中来的同志已经实
行工资制(挣小米),而华北大学美术工厂则是供给制。一部分人吃饭不要钱,而一部分人则拿工资,
由于待遇不同,职工之间确实出现过思想上的波动。
     在大众美术社筹备期间,还出现过因年画印制方法不同而引发的“民间派”与“学院派”之争。冀
中来的同志是用传统方式,一次印刷一色,速度较快;而华北大学美术工厂是半印半画,速度较慢。一
方指责对方是“粗制滥造”,另一方则埋怨对方是“老牛破车”。两方一度各持己见,莫衷一是。
     三种编制,三方人马,整合他们必须要选择一个有能力的、思想水平高的领导者,华北新华书店总
店编辑部负责人邹雅同志当时是最好的人选。于是,上级把邹雅调到石家庄,全权负责大众美术社的筹
建工作,建立健全必要的制度,并协调和统一人们的思想。
     邹雅,江苏无锡人。十几岁时到上海做小职员,失业后以搞剪影维持生计。抗日战争开始后,受
进步思想影响,参加战地工作团到武汉。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版画,毕业后分配到《晋绥日
报》和《太行日报》工作,创作并发表了很多配合当时形势的版画作品。他还曾参与石家庄华北军区烈
士陵园和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总体设计工作。大众美术社建立后,他调北京筹建荣宝斋和人民美术
出版社,先后任副总编和副社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遭受迫害。在被下放到阳泉煤矿深入生活
时,由于一次井下机械故障,邹雅同志为掩护同伴身负重伤,后经抢救无效,不幸殉职。
     1948年秋,经上级批准,大众美术社在石家庄正式成立,社址在石家庄市同庆街14号(今中山西路
青年街市场附近)。“大众美术社”,顾名思义,它的出版方针仍然是面向农村人民大众的。大众美术
社建社初期,以出版木刻水印年画为主,同时出版画册和其他美术读物,是一个编、印、发三位一体的
出版机构。业务隶属华北新华书店总店领导,党的关系由市委宣传部领导。邹雅任经理,郭建章、梁振
宗、侯恺、丁达光任副经理,胡蔚然任印刷厂厂长。机构设置有设计室(编辑部)、印刷厂、营业部和
财务室,全体员工大约近百人。
     同样是这一年的秋天,成立于1932年的生活书店以及分别成立于1935年和1936年的新知书店和读
书书店实行全面合并,成立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在重庆,三家书店联合时曾发表《告同人
书》,其中指出:“这种合并,不是结束,而是团结;不是退守,而是前进;不是衰老,而是新生;不
是缩小,而是发展。”这也道出了同样由三家单位合并成立的大众美术社的心声。
     可以说在1948年的这个秋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合并成立和大众美术社的成立像两盏耀
眼的明灯,唤醒了未来新中国文化和美术出版事业光彩夺目的春天。
回到目录
『五』
     从建社到1948年底几个月间,大众美术社运用冀中木版彩印技法,共出版30多种木版新年画,印制
60多万份。以《娃娃戏〈打老蒋〉》和《参军》为代表的新年画,受到广大解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印制方面,除保留部分木版水印外,主要依靠电动机器石印,因此大大提高了印量,四色套印,
一天能印五六千张。另外,新年画价格格外低廉,最大的对开年画只有一毛二分,于是,新年画很快在
社会上畅销开来。随着华北几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和大军南下,新年画也从原来主要在冀中根据地的几个
县发行,迅速扩大到全国各地。除了印制以解放区为题材的年画,大众美术社的画家为了配合战争新形
势,又创作了《渡江》、《攻城图》等许多佳作,在文化战线上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日本著名学者川濑千春曾经在《近代中国民间年画的意义——国共两党不同年画政策及民众的意
识》一文中论述过印制和发行新年画对中国革命产生的积极影响:“年画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识字率很
低,普及教育不完全的旧中国,可以说年画是宣传媒介,是执政者和人民之间联系的手段之一……因为
共产党成功地运用了已经习惯并渗透到人们生活之中的年画艺术,上下统一,同心协力,为中国革命的
胜利作出了贡献。”
     在题材上,这一时期的大众美术社主要创作并印制了一批配合政治形势的年画,诸如《送郎参
军》、《保卫胜利果实》、《军民闹生产》、《纺织图》、《群英会》、《改造二流子》等;也有历史
题材的,如以连环画形式印刷的《西门豹治邺》等;另有和科技部门协作创作了关于农作物方面的《防
治病虫害》和为农村普及卫生知识的《讲卫生》等作品。在版画的创作形式上,大众美术社也讲求多种
多样,有四开张横立各式年画,有用高粱秆做天地轴的四条屏,还有对开的连环画和不加装订折叠而成
的册子。在印刷技术上也多有创新,比如将作者的套色版原作翻成水色印刷,这样的试验和尝试在当时
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北平解放后,大众美术社的部分优秀作品在中山公园展出,“新年画”这一具有鲜明革命色彩的艺
术奇葩得到了首都人民的喜爱,并受到徐悲鸿先生的高度赞誉。
     江丰在《解放区的木刻工作》一文中曾这样写道:“采用套色木刻制作的招贴画,在各解放区也比
较流行,其中晋察冀边区制作的尤为突出,在对敌斗争中起到了强大的战斗作用。从改造民间艺术发展
起来的新年画在1948年以前的五年内,出版近400种。当时有10处印刷新年画,其中以石家庄大众美术社
和东北画报社规模最大,三年内共印出130种,340万份。”
     1949年底,新中国的文化部公布了《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文化部副部长周扬指令美术处
处长蔡若虹在美术处组建了大众图画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前身),国家出版总署调大众美术社经
理邹雅赴京。与此同时,胡蔚然调京。郭建章被调往保定,后调京,又到天津市新华书店任经理,最后
调到天津市文化局。
     不久,国家出版总署调侯恺赴京担任总署木版印刷科科长,刻版师傅张福旺、肖福荣、李长江和裱
装师傅韩万年、勾描师傅韩茂堂、印刷师傅吴善庆、秦萍、李优金、白燕等,一同被调往木印科。
     侯恺,山西左权人。他家是三代贫农,他少年时期即奔赴抗日战场,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组
织送往鲁迅艺术学院学习美术,1944年被分配到晋绥文联工作,与力群同在漫画科。1945年调到新华书
店,曾与赵树理一同编通俗读物。1946年调到《胜利报》美术组,与邹雅、李树岐等一起工作。1947年
到冀南《解放日报》,1948年到大众美术社。
     1950年,国家为了发展年画事业,决定北京荣宝斋公私合营,任命年仅27岁的侯恺担任党支部书记
兼经理,总署木版印刷科全体武强籍人员也一同充实到荣宝斋。
     国家出版总署的华应申、邹雅二人来到荣宝斋,华应申代表总署郑重宣布:对荣宝斋实行公私合
营,国家投资10万斤小米(折合旧币九千多万元,以后又追加到一亿元)。国家出版总署委派邹雅作为
合营的公方代表。荣宝斋的职工像北京市民欢迎解放军进城一样,热烈欢迎合营,欢迎邹雅。
     荣宝斋的公私合营十分顺利,不久,公私双方的代表便在协议书上正式签了字。在合营协议书上
签字的是:公方代表邹雅,私方代表张幼林。公私合营的协议是齐白石执笔写的,其中明确写道:“大
众美术社与荣宝斋合并,改称‘荣宝斋新记’……”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欣然为“新记”题写了牌
匾字。
     1952年底私股撤出后,荣宝斋成为国营单位,是当时全国18家出版单位之一。1950年10月到1953
年底,荣宝斋主要业务是复制出版大众美术社木版年画作品。1954年后增添复制现代名人书画业务。第
一幅印的是徐悲鸿的《马》,第二幅印的是齐白石的《虾》,后又复制古代名画,如《簪花仕女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清明上河图》等,品质足可乱真,曾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名播海内外。
     共和国建立伊始,大众美术社像一位朴厚的年轻母亲,为祖国襁褓中的美术出版事业提供了充足的
乳汁和营养补给。回顾走过的路,在那段梦想与激情炽热燃烧的岁月里,大众美术社的确为实现新中国
美术出版事业的建设蓝图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到目录
『六』
     1949年底,经历大规模人事变动的大众美术社脱离华北新华书店总店,划归石家庄地委生产管理处
领导,由丁达光负责。
     在这段时间,大众美术社设计室的编创人员只剩下三人:徐悲鸿的得意门生、北平国立艺专毕业的
张树德和他的夫人周淑薰,以及从石家庄本地招收的美术爱好者张文瑞。因此,丁达光于1951年先后招
来了天津河北师范学院的学生尚羡智、石家庄二中初中毕业的美术爱好者张庚,以及从抗美援朝前线退
伍归来的美术干部刘端。这六人中,年龄最大的张树德25岁,最小的张庚只有15岁,就是这个年轻的集
体,铸就了大众美术社后期的辉煌。
     毛泽东曾经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这样指出:“我们的专门家不但是为了干部,主要还是为
了群众。”“我们的美术专门家应该注意群众的美术。”
“群众的美术”包括什么?年画是一种,连环画是另一种。
     曾经在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合大学美术系任教的吴劳,在1949年6月5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
《以新小人书代替旧小人书》称:“‘小人书’这种形式,比较单幅的画,更便于描绘丰富的现实生
活的内容,能更周密、具体地传达思想感情,不仅对小学生们是好的读本,对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群
众与战士也可以从这些画中获得一些必要的知识,他们想学一些模范例子,或者希望这些模范例子就
是他自己。”
     1950年,毛泽东向文化部提出改造旧连环画。
     同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崇文”的文章《关于五十种小人书》,指出:“把广大儿童
和劳动人民所喜爱的连环画这个群众文艺形式,掌握到进步文艺工作者手里,作为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的
有力武器,是当前文艺活动中的一个迫切的工作。”
     面对新的形势以及党对美术工作者新的要求,大众美术社在出版品种上做了积极的调整,将连环
画的创作出版工作当作出版社“第一要务”来抓。1951年底,大众美术社出版了第一本连环画——宣
传新颁布的婚姻法的《婚姻法图解》。此书64开,40幅图,彩色封面,内页用三种单色套印,人工制
版。据编绘者之一的张庚回忆,此书在制版时用网点调整了明暗关系,这在当时是“相当精致和用心良
苦的”。
     大众美术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陆续推出了宣传恋爱自由的《爱情》、《幸福的家庭》、《相
思树》等;在“三反”“五反”时期,又编绘了以“打老虎”为题材的《青年打“虎”记》;在抗美援
朝战争时期,更是创作了《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和《从烟火里抢出炮弹》等品质上乘的连环
画;农业合作化时期编创了《四十亩谷子》,均称得上带有这一时期政治印记的作品。江丰在《美术工
作的重大发展》一文中,曾经对这一历史时期出版的连环画作出评价:“一直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
连续故事画,现在已得到彻底的改造,产生了大批新内容的作品。这些作品,已成了一种向群众进行宣
传教育并且最受群众欢迎的通俗读物。”
     大众美术社时期,共出版木版年画、宣传画约50余种,发行60多万张;出版图片100余种,发行50多
万张(套);出版画册20多种,发行200多万册。其中,古一舟创作的年画《劳动创造光荣》在1951年全
国年画评比中获一等奖,当时鼎鼎大名的苏联《星火》杂志也曾转载大众美术社出版的木版年画。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1953年,大众美术社推出了“开先河”的美术技法类读物《绘画浅说》,用极
为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什么是中国画、油画、版画、年画、招贴画等画种和表现形式,并描述了各画种所
用工具及绘画方法。该书对青少年美术爱好者起到的启蒙教育作用,在那个时代的确具有特殊而深远的
意义。
     1952年初,石家庄地委派王惠吉担任大众美术社代经理(后任经理),领导“三反”工作。1953年1
月,大众美术社划归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处直接领导和管理。1953年7月,大众美术社分成编辑部和印
刷厂两部分。
     尘埃落定。
     1954年7月,大众美术社改称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社址在石家庄市中山路232号。同时,河北人民
出版社原负责的美术出版业务划归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原大众美术社印刷厂改称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
印刷厂。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及印刷厂划归河北省文化局领导。
回到目录
『七』
      从1954年到1965年,在保持原有木版刻印风格和特点的基础上,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了一大批以
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内容的新年画,采用胶印制版印刷。《女民兵》、《智取威虎山》、
《选种图》、《双枪老太婆》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精品之作,并且在读者大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各画种的画家都画一种风格的年画,虽然能造成社会的声势,体现政治运
动的威力,但不可能完全融会各画种的技巧而带来年画艺术上的突破,同时使许多画家发挥不出专业所
长,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而经过新旧政权交替的画家在经过这段时间的生活后,也逐渐地适应了新的
社会并开始考虑艺术自身的问题,他们有心回到自己专业的画种中去,以发挥自己的专长。这显然是艺
术的规律在起作用。
      因此,形势的变化使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从单一的新年画的创作要求和政府号召中解放出来,逐渐
形成了各画种并行发展的“百花齐放”的格局。黄胄、蒋兆和、刘旦宅、王雪涛、程十发、李慕白、金
雪尘、刘继卣、任率英、关山月、石鲁、胡若佛、张其翼、郑乃珖和孙其峰等著名画家成为这一时期河
北年画的主要作者,他们创作的《青年一代》、《新农村》、《霓虹灯下的哨兵》、《四喜图》、《儿
童条屏》、《红楼金钗》、《四季花开》、《三战吕布》、《关公条屏》、《普天同庆》、《雷锋条
屏》、《一针一线为集体》、《梅兰芳戏剧条屏》、《舞蹈条屏》、《双鹭图》、《三猴图》等作品,
为河北年画出版事业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些作品的影响,使河北人民美术出
版社在全国产生了很高的声望。
      张树德创作的《八大名医》木刻水印条屏(1955年初版),以工笔重彩的画法表现了我国古代李
时珍等八大名医的历史功绩和医学造诣,在画法上融民族化、通俗化、群众化为一体,是民间年画创作
上的一个突破,深为专家学者所叹服。刘旦宅创作的《红楼金钗》条屏(1962年初版),以工笔画法传
神地勾勒出金陵十二钗在封建社会的地位与命运,成为美术史上解读《红楼梦》的佳作。金雪尘创作的
《梅兰芳戏剧条屏》(1962年初版)则展示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四出戏剧中的四个不同造型,画面
形象惟妙惟肖,是擦笔年画的代表之作。河北画家翟润书和张春峰创作的《选种图》(1963年初版)和
《不让鸡儿祸害粮》(1964年初版),均吸收了民间木版年画的表现手法,并有所创新。
      河北年画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时,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特点,队伍建设方面也已经初具规
模。特别是1965年华北年画展览的推动,又涌现了一批佳作,如《掀帘战》、《打坏蛋》、《草原女民
兵》、《棉花姑娘》、《学园艺》等,作品中洋溢出的强烈的生活气息,倘若没有经历过那个热火朝天
的年代,你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揣摩的。
      时光毫不留恋地逝去,而作品历久弥新、依然存在——这或许就是那些年画的价值体现吧。
      就在大众美术社更名为“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的1954年7月,《美术》杂志发表了刘迅的文章《连
环画创作中的几个问题》,文章这样指出:“我们连环画工作者必须认识生活,生活中各种有益于推动
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前进的事物,都是我们作品所描写的对象。虽然有些题材是侧面的,是很
细小的,也都值得我们去表现。”“公式主义,是阻碍连环画艺术向更高阶段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文章中提出了线描与传统的关系,强调了艺术形式与民族特色的关系,对出版社的连环画出版具有一
定的指导意义。而在当时,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大众美术社)的连环画选题就把创作题材、形象刻画
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当作连环画创作出版的主要课题。
      在刚涉足连环画出版领域的1952年,大众美术社全年出版的连环画不过8种,印数30多万册,而到了
20世纪50年代末,就发展到年度出版100多种,印数近900万册。1966年以前的14年中,出版社共出版新
连环画845种,总印量达7480多万册。
      在这一历史时期,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出版紧跟时代步伐,围绕社会主义革命而不断发
展,就内容来说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方面是反映我党我军光辉斗争史迹,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的历次革命战争的光辉伟绩、英雄人物来教育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如《人民英雄董存瑞》、《把一切
献给党》、《党费》、《敌后武工队》、《三进五窑村》、《战火中的青春》、《九勇士》、《延安之
战》等。有从正面反映那个时代巨大矛盾和冲突的作品,但同时也允许有从侧面来反映这一历史时期基
本精神面貌的作品。第二方面就是紧跟社会形势的发展,宣传树立集体主义思想为中心的社会变革,用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群众的作品。在建国初的“一化三改”、工农业的生产发展、破除封建迷信、提倡男
女平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宣传新婚姻法、扫除文盲、开展学文化运动等方面,都有直接的反映,如
《王秀鸾》、《植棉模范曲耀离》、《杨家寨模范供销社》、《一渠春水两地流》、《人往高处走》、
《漳河水》、《李迎新改嫁》、《农民识字》、《文化大进军》、《半夜鸡叫》等,都具有鲜明的时
代特征。第三方面是为了巩固革命政权而开展的海防斗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内容,如《海防前线擒匪
记》、《上甘岭》等。
      1956年,张辛国绘画的《三进五窑村》和吴懋祥绘画的《战火中的青春》双双荣获第一届全国连环
画评奖三等奖,而敦谦改编的《大闹柳树林》荣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脚本三等奖。
      当时,美术出版界对改编群众喜闻乐见的古典题材作品,还存留着一些片面的观点。河北人民美术
出版社从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古代传统故事出发,出版了如《除三害》、《桃花扇》、《武松打虎》、
《满江红》等寓教于乐的连环画,在当时颇受群众青睐。由胡若佛、钱笑呆、任率英、张树德、徐燕
荪、刘汉宗等名家参与绘画的《西游记》1956年初版,20世纪60年代陆续出版26册,(1981年后又增加
了10册,共出版36册,《西游记》连环画基本出齐)。这部作品的某些单本印数达到了创纪录的200万
册,并曾远销东南亚各国。这部作品代表了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出版的最高水平,而它们的问世
也见证了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在中国连环画出版界的领军地位。
      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佳作保持着鲜明的艺术特色。绘者绘画时而细腻精巧,时而粗犷
豪放,人物的塑造也多彩多姿、不呆板、不流俗。绘画大家笔法纯熟、笔调柔美、气度恢弘,不仅保持
着传统线描的精致细腻、栩栩如生的优点,还很注重绘画对读者产生的视觉冲击,并且讲究微幅之内的
空间和布局。绘者大都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学原著,而是向原著注入了生动的个性、朴素的色彩和大胆的
艺术夸张。细致处毫发毕现,泼墨处明快酣畅,人物在动作和神态方面的描绘可谓生动鲜活,使河北人
民美术出版社的连环画不仅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艺术表现上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毫不夸张地说,
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这一时期的连环画作品所具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达到了新中国连环画发展史上
的高峰。
      从1954年到1965年,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进入兴旺发展的时期,被称为大众美术社之后的“第二个
繁荣期”。这一时期,除了这些在新中国出版史和美术史上立足的出版物得以流传外,还有两点经验能
够为出版社日后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宝贵的财富:
      第一点就是以群众的利益为中心,与群众处于平等的地位,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使出版物成为读
者欣悦和蔼的好朋友,并用“敏锐的眼光、深切的注意和诚挚的同情,研究当前一般大众读者所需要的
是怎样的‘精神食粮’”(邹韬奋语)。
      第二点是面对亦师亦友的画坛名家,与他们从来不只是作者和出版人之间的关系,更是一种牢不可
破的同志之间的关系。
      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出版家们在这个繁荣期,并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他们不过是做
到了这两点而已。
      不过,也恰恰是这两点成绩,让他们从此不再平凡。
回到目录
『八』
      1965年下半年,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由石家庄迁至当时河北省会保定市的裕华东路18号。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十年动乱期间,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和毁灭性的摧残。除在1966年7月至1968年底出版了大量的《毛主席像》和《毛主席语录》宣传画以外,
出版社编辑出版人员被迫改行或去干校劳动,大部分被遣散,印刷厂劳动纪律被践踏和破坏,企业管理
工作陷入严重的混乱状态。
      1968年8月,出版社迁入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的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印刷厂。1970年6月,河北人民
美术出版社并入河北人民出版社,组成美术编辑室。     
      20世纪70年代初期,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曾经被遣散的部分人员,陆续回到复建的河北人民出版社
美术编辑室,出版年画、连环画以及少量的图片、画册等美术出版物。在年画方面,涌现了费正的《一
定要根治海河》、谢志高和胡振宇合作的《万物生长靠太阳》、赵贵德的《高唱凯歌还》等一批佳作;
连环画方面则稍弱一些,李丰田的《地雷战》、陈继荣的《三辈儿》、辛鹤江等的《雁翎队的故事》系
列等,算得上是这一特殊时期较少烙下“印记”的作品。
      黎明之前总有黑夜。和黑夜相伴的,却是一颗期待黎明的苏醒的心。
回到目录
『九』
      于无声处听惊雷。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拨正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航向。河北的美术出版事业也随之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
      十年浩劫,新年画多被视为宣传“四旧”的“黑年画”,被付之一炬,遭到灭顶之灾,而年画艺
术也变成了“文化大革命”宣传的工具。1978年后,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河北年画创作、出
版、发行工作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年画年出版品种达100多种,比建社初期增长近20倍,年发行数高达
5000万张,比建社初期增长约120倍,发行范围遍及华夏大地。在1980年至1982年这三年间,河北人民出
版社美术编辑室(美术社和人民社合并期间)出版连环画209种,发行一亿一千三百多万册,超过“文
革”前14年连环画的印数总和。在美术技法书方面,继1975年推出《农村美术手册》后,于1979年再次
推出《美术手册》一书,畅销一时,并被广大美术工作者和美术爱好者奉为圭臬。
      1982年伊始,万象更新。
      1月,经河北省委宣传部和河北省出版事业管理局决定,在原河北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室的基础上建
立河北美术出版社,使之再次成为独立经营的河北省专业美术出版机构。尽管名号和以前的“河北人民
美术出版社”稍有不同,但在所有的忠实读者眼中,那个曾经辉煌过的“老大众”“河北人美”又回来
了,一切还是那样的亲切,一切依然是那样的熟悉。然而,经历了吐故纳新的蜕变,河北美术出版社的
全体同人们并没有在旧梦重温的回忆中徘徊不前,他们又以新的姿态和最大的热情投入到“两个文明”
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为新时期开创美术出版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同年,文化部、中国美协召开了全国“年画工作座谈会”,并发出《关于加强改进年画工作的意
见》。从此,中国的年画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年画空前繁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绚丽局面。另一方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画在选题、绘画、印刷等诸方面走向高标准。
      在这一时期,河北美术出版社以为八亿农民服务为宗旨,把反映现实内容的河北年画创作作为每
年攻关的课题,热情讴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把反映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社
会主义建设的优秀小说和戏剧改编成故事条屏年画,使群众受到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教育;把描绘妇
女、儿童形象的年画创作尽力赋予时代精神;把河北风光和全国名山大川作为山水年画描绘的中心内
容,给人以爱祖国、爱河北的教育;把表现社会主义生活美好、抒发社会主义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感
情容纳在花鸟年画中,给人以美好、健康的感受;在创作戏曲年画时,遵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
方针,积极选择有一定现实意义、内容健康、情景优美的剧目,给人以道德美、心灵美的教育。
      编辑人员坚持深入农村和城镇集市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新一年的选题计划。重点年画采用
集中办班的方法,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帮助、互相影响进行创作,要求作品内容上要年年丰富,形式上年
年出新。河北年画除单幅形式外,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出版,如中堂画、托裱四条屏年画、四
条通屏、条幅、故事条屏、山水人物条屏等,并配有优美的诗歌,使诗画配合,通俗易懂,和谐统一。
      为了满足群众喜欢年画画风真实细腻的要求,出版社将上海擦笔年画引进河北,并从上海聘请年画
大师李慕白先生前来传授指导。在学习和引进上海年画过程中,画家注意融合本省特点,把上海擦笔年
画淡雅的色调强化成武强年画和蔚县剪纸“大红大绿”的强烈色彩;在构图处理手法上又加进了民间年
画、民间剪纸浓厚的乡土装饰味道,使其成为河北独特的擦笔年画风格和特点,争鸣于中国年画之林。
      河北年画本来以工笔重彩为主,在引进擦笔年画的同时,工笔重彩年画又吸收了一些擦笔画法,色
彩鲜艳、立体感、真实感较强的长处,从艺术上丰富了工笔重彩年画。在工笔重彩和擦笔年画不断发展
的情况下,武强年画也开始吸收其他画种之长,古木逢春,再露新颜。
      《高峡出平湖,粮鱼双丰收》、《渔童》、《红娘子》、《朱总司令在太行》、《河山揽胜图》、
《古代体育屏》、《威震中原》、《萧何月下追韩信》、《请饮一杯丰收酒》、《新儿女英雄传》、
《四美图》、《张灯结彩》、《喜游人间蟠桃园》、《杨金花夺印》、《花果飘香鱼满塘》等,都是这
一时期的年画佳作,有的由于深受群众欢迎,发行份数竟高达数百万份。
      1984年,《毛主席拜年》、《刘主席探亲》、《周总理请客》、《朱总司令钓鱼》、《朱总司令
和孩子们》、《岁时图》、《四季花》、《掀帘战》获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二等奖,《戎奶奶佳节到
我家》、《胜芳花灯》、《益虫·益鸟·益兽》、《艳阳秋》获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三等奖。1988年,
《龙腾虎跃》、《小猫》、《六子戏鱼》获第四届全国年画评奖二等奖。
      这一时期,河北美术出版社为了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还出版了一批宣传画,其中《优生优
育》在第一届全国宣传画展览评奖中荣获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摄影年历和月历(挂历)的出现乃至畅销,不过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它们与年画的
交相辉映,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在春节前的多种需求。
      河北美术出版社在这一时期的连环画出版,同样承继了曾经的辉煌。大约从1982年开始,出版社
为连环画的选题重点做出三点定位:一是发生在华北老区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故事,二是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各条战线涌现的反映大好形势的文学作品,三是带有河北地方风物特点的名胜古迹和传
说故事。除此之外,古典题材的连环画作品继续适量出版。《西游记》、《杨家将》、《呼家将》、
《哪吒》、《红旗谱》、《播火记》、《新儿女英雄传》、《野火春风斗古城》、《大刀记》、《青春
之歌》、《野蜂出没的山谷》、《逼上梁山》、《怒斩关平》、《运河英豪》、《平原枪声》、《武
松》、《回民支队》、《赌据的风波》、《小精灵画传》、《长发妹》、《黄粱梦》、《黄头郎》和
《鲁滨逊漂流记》等,是这一时期河北美术出版社推出的连环画佳作。
      1981年,在第二届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中,戴敦邦绘画的《逼上梁山》荣获绘画二等奖,李建新改
编的《鲁滨逊漂流记》荣获脚本二等奖。1983年,张秋菊改编,鲍潮鸣、程延林绘画的《长发妹》获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野间儿童画书插图比赛鼓励奖。尚羡智改编、王怀骐绘画的《红旗谱》,
1985年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连环画铜奖,并于1986年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脚本二等奖、绘画荣誉
奖。刘进安绘画的《运河英豪》和吴绍人绘画的《赌据的风波》双双荣获1986年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
绘画创作二等奖。
      在同一时期的画册、美术技法、工具书和书法篆刻等方面的出版,河北美术出版社可谓硕果颇
丰。国画家专辑方面出版了《罗工柳画集》、《吴冠中画集》、《秦仲文山水画集》、《王雪涛花鸟画
集》、《郑乃珖集锦画集》、《浅予画舞》、《黄胄新作选》、《孙其峰画集》、《张其翼画集》、
《溥佐画集》和《贾又福画集》等;油画家选集方面出版了《何孔德油画选》、《全山石油画选》、
《赵友萍油画选》和《林岗、庞涛油画选》等;书法篆刻集和绘画技法工具书方面出版了《中国现代书
法选》、《郭沫若遗墨》、《于立群遗墨》、《秋碧堂法帖》、《莲池书院法帖》、《历代画家书法
选》和《李骆公书法篆刻集》等;受群众欢迎的技法书有《水粉画技法》、《年画技法》、《绘画透视
技法》和《彩色摄影常识》等。
      此外,河北美术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内容涉及文物古迹、壁画、工艺美术以及我国历史
上一些优秀绘画作品的画册,譬如《万里长城》、《中国七大古都》、《毗卢寺壁画》、《明清扇面集
锦》、《磁州窑陶瓷》、《古图形玺印汇》等,其中《万里长城》画册荣获第二届中国图书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万里长城》大型画册1988年出版之际,还在北京召开了大型新闻发布会,时任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黄华、朱学范,政协副主席严济慈,还有杨德志、方毅等国家级领导人出席了新闻发
布会,其规模在出版界可谓空前。更有一表的是,黄华副委员长将《万里长城》画册作为礼品赠送给美
国前两任总统卡特和布什,两位前总统都给黄华副委员长回信表示感谢并对画册产生浓厚的兴趣。
      1986年,“艺文阁”这一出版窗口在繁华的石家庄中山东路的出现,标志着河北美术出版社这家美
术出版专业机构重新剥开学术藩篱,跻身于大众美术市场。
      如同花草树木需要新鲜的养分一样,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河北美术出版社亟须优秀的青年编辑加
入到这个光荣的团队中来。而也就是在这一历史时期,一批从我国名牌高等美术学府毕业的富有时代使
命感、有理想追求的优秀艺术人才的加入,不仅满足了这家“老字号”美术出版社在人员结构上的新陈
代谢,也为20世纪90年代河北美术出版社的持续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个难忘的20世纪80年代,临近不惑的河北美术出版社像一叶扁舟,在改革开放和投身“四个现
代化”建设的潮涌中,涉浪履险,一路前行。
回到目录
『十』
      进入90年代,曾经印证过河北美术出版社辉煌的年画和连环画出版业务,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它
们轰轰烈烈地走来,却又悄无声息地退去,这样的结果或许多少带了些“悲情”的色彩。而曾经为出版
社带来过巨大经济效益的年历和月历,也在随后并不久远的一段时期内悄然从出版社的选题计划中消失
了。客观地说,在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美术出版物市场发生了急剧的变
化,时代的变革让出版社起初并不适应,甚至有些措手不及。
      河北美术出版人从来就不会被困难所吓倒,她的每一次呼吸注定要伴着脉动,她的每一次成长注定
要伴着阵痛。1990年代中叶,经过认真的反思和反刍,以及对未来的大胆设想和展望,河北美术出版社
下决心开发教材与教辅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兴社之路。开发了中小学《写字》等教材,并经教育部审
定通过,在省内外推广使用至今,得到了教师的好评,对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和文化素养起到了很大作
用。所谓付出就有回报,到20世纪90年代末,河北美术出版社的利润上千万,教材与教辅的贡献可谓功
不可没。
      无论经济状况如何,河北美术出版社从没有对社会效益好的精品图书放松过要求,反而加大了投
入,扩大了精品书的出版规模。1991年,《乡土艺术》获第五届中国图书奖;1993年和1997年,《海上
四任精品》Ⅰ、Ⅱ分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和第十届中国图书奖;1994年和1995年,《中国玉器全集》荣
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和第二届国家图书奖;1998年,《百姓法律话题》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历时八年、耗资300万元,于1993年10月完成出版的六卷本《中国玉器全集》。
这套荟萃了2000张彩色图片、集十余万字论文、三十余万字图版说明的巨型图集,是国家出版重点工程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的一个组成部分。该书由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先生主编,集中了我国一流
的南北玉器研究人员、考古及鉴定专家参加编纂。据权威人士称,该书称得上是我国历代玉器搜集时间
跨度最长、品类最全、最鲜见写真的一套巨型玉器图集。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看到此书后,喜不自
禁,欣然提笔:“温润之质,瑾瑜之光,严以藏,摄其形影,且饫众目,其宝如何,请问韫椟。”全
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在百忙之中也欣然题词:“国之瑰宝”。
      在这一时期,河北美术出版社还推出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法》、《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印染
织绣》、《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漆器》、《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邮票》、《中国古玉精华》、《中国历
代帝王名臣像真迹》、《虚谷画集》、《孔子圣迹图》等画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与此同时,在当代
艺术、美术技法、美术高考辅导用书等方面,相继推出了多个系列的优秀图书,如“20世纪末欧洲艺术
家大系”“中国古代版画精品系列丛书”“中国画自学丛书”“花鸟画谱丛书”“历代名碑名帖丛书”
和“美术基础教学分科辅导大全系列丛书”等,它们或在艺术界赢得了声誉,或在美术图书市场赢得了
口碑。
      1990年代中期,根据图书市场的变化情况,河北美术出版社加大了对美术学院教学图书和美术高考
辅导用书的出版规模,一大批介绍美术学院教学成果和美术高考的图书相继出版,《当代学院艺术》、
“世界美术工作室”《中国当代素描艺术》、《巨匠的肖像艺术》、《素描艺术》和《结构素描》、
《将错就错——王华祥的素描艺术》、《水粉静物教学问答》、《素描教学问答》、《速写教学问答》
等书的出版,突出了河北美术出版社在当代美术教学图书出版方面的突出地位。重点打造的宫六朝、郭
振山等教授在美术高考辅导用书的多个系列品牌,更是在市场上形成了热点,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992年由我社策划组织的“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以及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的“当代中国
素描艺术大展”,得到了美术界特别是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影响至今。
      在20世纪90年代,“精品图书普及化”“普及类图书精品化”“美术图书社会化”等概念的提出,
使出版社的图书贴近群众、契合市场、更好地发挥美术图书服务于社会的功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为出版
社开始向市场化转型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回到目录
『十一』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在世纪初的历史格局下,中国的出版产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任何出版企业不进则退。已知天
命的河北美术出版社在日益成熟、壮大的同时,也遇到教材利润急剧萎缩等不可预见的、前所未有的危
机。在此形势下,河北美术出版人冷静思索,果断决策,提出了“精做画册,提升技法,抢滩设计,拓
展边缘,深挖资源,力保教材”的编辑出版理念,并且不断积累出版经验,提高编、印、发人才的素
质,并根据美术图书市场形势及时调整出版社的方向和结构,用科学发展观和出版业的发展规律分析和
判断,从而又为河北美术出版社寻找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品质源于责任,品质铸就品牌。
      21世纪初的河北美术出版社拥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支一流的编辑队伍、一套日臻完善的
选题论证制度、健全的工作流程、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并秉承着优良的出版传统,以十足的勇气和百
倍的信心,每每向国家图书大奖冲刺。2001年,《中国唐山皮影艺术》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2002年,《中国服饰美学史》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2003年,《“抗击非典,珍爱生命”系列宣传
画》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特别奖;2004年,《西柏坡》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2006年,《中国现
代民间陶瓷研究》荣获2006年度“中国最美的书”;2007年,《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
和《中国武强年画艺术》双双荣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并且同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一届
“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内坚持发扬出版前辈艰苦创业的奋斗精
神,夜以继日地开发市场、挖掘资源,提升图书文化品位,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出版社进一步做强
做大奠定了基础,使图书结构具有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在中小学教材开发方面,河北美术出版社紧紧抓住了全国教材改革的机遇,通过艰辛努力,组织编
辑了一套中小学《美术》教材,共18册,并于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在全
国推广使用。目前,该教材在全国的发行量每年达100多万套,已成为河北美术出版社的主要经济支柱。
在艺术典籍方面,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
《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世界现代玻璃艺术》、《中国文人画通鉴》、《中国蔚县剪纸艺术》、
《“收租院”群雕》、《中国寺观壁画典藏》、《典藏河北·燕赵历史文化名城》、《典藏河北·世界
文化遗产》、《中国家具文化》、《中国民艺采风录》、《书学集成》、《画学集成》和《中国玉器全
集》(普及版)等具有较高艺术积累价值的图书。
      在设计类图书方面,推出了《人类设计思潮》、“国际广告设计大师丛书”“艺术设计教育新理念
名师讲座”“设计时代——国内著名艺术设计工作室创意报告”“艺术设计要点指导”和“设计基础教
学问答丛书”等拓展设计艺术广度和深度的图书。
      在学院艺术教育和美术基础教学方面,推出了“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
员会十一·五规划教材”“世界美术工作室丛书”“美术教学新理念名师讲座系列丛书”“高等学校艺术
设计及美术教育专业教材”“中国当代水粉艺术”“中国高等美术考生基地丛书”“中国高等美术学院附
中习作精选”“中国高等美术学院艺术论坛”“全国优秀美术考生基地丛书”“边画边教丛书”“21世纪
儿童美术标准教程”“再识大师”“再见大师”“绘画之道”“郭振山谈美术高考新思路”和“教学画室
系列丛书”等,在国内美术教学领域独树一帜的图书。
      当代艺术方面,推出了《越界·中国先锋艺术1979-2004》、《异化的肉身——中国行为艺术》、
“世界美术文选丛书”《叛逆的思想》、《西方当代美术评论文选》、《马塞尔·杜尚的一生》、《现
代化与百年中国美术》、《新批评·中国后现代性批评话语》和“当代美术批评家文库”等影响当今中
国当代艺术的经典图书。
      中国画研究及技法普及方面,推出了“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教学思想及实践”“名画家说名
画”“中国画名家小品丛书”“中国画名家技法研究丛书”《中国画名家技法分解图典》、“新编花鸟
画谱丛书”和《中国工笔画课徒画稿》等体现传统与现代水墨水乳相融的图书。
      2003年创建“本土动漫创作出版基地”推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儒林外史》和《聊斋》等本
土漫画系列,在世界引起强烈反映,为本社动漫图书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之后河北美术出版
社又在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成功出版了“红色经典三部曲”大型连环画丛书——《抗日英雄谱》、
《红旗颂》和《军旗飘飘》,分别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建军80周年,得到了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河北省委宣传部等主管部门的积极评价和肯定。并在
图书市场上受到欢迎,达到了双效俱佳的经营境界。重披画卷拜英灵,旌旗再展忆峥嵘,中国作家协会
主席铁凝在阅读这些红色经典连环画后,曾经无限欣慰而感慨地说:“有些生活是可能褪色的,这些红
色经典连环画所呈现的经典价值却不会褪色。所谓经典,必是经过历史的检验留存下来的,且真实携带
了那个时代的表情。河北美术出版社的红色经典连环画无疑具备着这些元素。”
      老一辈河北美术出版人经不懈地努力奋斗,为河北美术出版社的昨天、今天赢得了诸多荣誉。
      2000年被省直工委评为文明单位思想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在抗击非典斗争中被中共河北省委宣传
部授予河北省新闻宣传战线抗击非典斗争先进集体;2000年被局评为“依法治理先进单位”。社党委从
2000年度已连续八年被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1年被新闻出版局直属
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工会之家”。
      中共河北美术出版社委员会充分发挥党委、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
风廉政建设,坚持党的组织制度,注重单位的内部管理,确保了单位的改革发展稳定和各项目标任务的
圆满完成。自2004年度已连续四年被中共河北出版集团委员会授予责任目标考核实绩突出单位和党风廉
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回到目录
『十二』
      河北美术出版社自创办以来,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认真贯彻党的各项出版方针,积极弘扬主旋
律,重视挖掘、积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关注当代人文精神,塑造出了具有当代精神的文化形
象。近几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在面临新的生存竞争的严峻形势下,努力向市场化转型,坚持“特色化出
版、品牌化经营”,积极开辟多元化发展之路。对内进行资源整合,优化结构,强化特色,逐步形成了
以挖掘传统艺术的大型学术精品图书、当代艺术书系、老连环画再版工程、高职高专教材美术教学和美
术技法以及中小学美术教材为主体的六大板块,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双效益的相对稳定的出版结
构;对外实行开门办社,广泛开发社会资源,赢得了业内人士、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赞誉,为今
后更好地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
      2008年,河北出版集团转企改制工作已进入了关键时刻,河北美术出版社现任领导班子决心抓住机
遇,大胆改革,勇于创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主、务实、科学、高效”的原则,按照现代
企业发展的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制度,树立“速度快、质量好、
有诚信”的企业形象,使出版社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尽快实现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我们相信,在河北出版集团的英明领导下,河北美术出版社以其独有的无形资产和品牌号召力,优
秀的编辑出版人才队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定会在前进道路上不断创造新
的辉煌。
回到目录